設計思考 | IDEA for Kids - 用設計思考,啟蒙我們的孩子 https://www.ideaforkids.org Sun, 03 Aug 2025 01:41:16 +0000 zh-TW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6.8.3 https://www.ideaforkids.org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12/cropped-IDEA-for-Kids_Favicon_20180909-01-1-32x32.png 設計思考 | IDEA for Kids - 用設計思考,啟蒙我們的孩子 https://www.ideaforkids.org 32 32 不要急著收走孩子的壓歲錢!把握時機建立理財觀念 https://www.ideaforkids.org/give-your-child-a-chance-to-manage-their-red-packet-money/ https://www.ideaforkids.org/give-your-child-a-chance-to-manage-their-red-packet-money/#comments Sun, 09 Feb 2025 08:31:22 +0000 https://ideaforkids.org/?p=264 [大衛選讀] 過年長輩給好多壓歲錢,爸媽因此會擔心...

The post 不要急著收走孩子的壓歲錢!把握時機建立理財觀念 first appeared on IDEA for Kids - 用設計思考,啟蒙我們的孩子.

]]>
[大衛選讀] 過年長輩給好多壓歲錢,爸媽因此會擔心孩子學壞亂花錢?

每次過年我就會看到類似的場景上演:阿公阿嬤準備了大紅包給孫子,爸媽看到嘴裡碎唸,哎呀不要包這麼多啦,這樣小孩子會不懂得節制,不把錢當錢…

爸媽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,心理學上的暴富症候群 (Sudden Wealth Syndrome),正是在探討一夜暴富之後,可能會出現的一系列心理與行為偏差。

我自己的經驗是,其實每年發壓歲錢的時候,正是一個好的機會教育時間點。這時候手上拿的是真錢,而且孩子也長大一歲了,期待自己能夠多一點自主權。

這時候主動學習的動機正強,如果能夠好好把握,會是很好的理財教育機會點。

本文選讀彙整了多篇文章,並且提出三個設計思考方案。內容整理如下,原文連結則放在留言中。


過年期間,長輩親戚們總會開心地包給孩子一大筆紅包,加總起來少則近萬元,多到好幾萬都有可能。這會讓孩子瞬間「暴富」起來,但是也會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後遺症。

這讓我想起,心理學上的暴富症候群 (Sudden Wealth Syndrome)。也就是一個人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財富後,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心理和行為問題。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中樂透、獲得巨額遺產、或是大筆保險理賠的情境中。

暴富症候群的常見症狀是:過度揮霍或非理性消費、對擁有過多的財富感到困惑、價值觀錯亂崩壞等。

在過年發紅包的場景中,爸媽可能會觀察到,孩子開始過度關注金錢,對金錢產生不切實際的概念。例如認為金錢是無限的,或者產生「有錢就能得到一切」的想法。

消費行為的改變尤其明顯,比如突然想買很多玩具或零食,或是開始在同學面前炫耀自己手上多有錢。有些孩子可能變得揮霍無度,完全不懂得節制;但也有孩子可能變得過度吝嗇,產生極端的守財心態。

孩子值得擁有壓歲錢,只是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好好運用

很多爸媽會擔心,孩子手上拿了意外之財,會養成不良的價值觀。所以不少爸媽會採取保護管束的作法,收走所有的壓歲錢,托管到成年才一口氣交給孩子。

但這反而剝奪了孩子從小練習、每年練習的機會。如果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機會接觸和管理金錢,突然在成年時收到一大筆錢,反而更容易出現判斷失準或決策錯誤的情況。

相較於每年收到的意外之財,成年後才突然收到累積十來年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,那肯定會是一筆更大、更難掌握的數字。

其次,不讓孩子試著自理壓歲錢,也會錯失了重要的發展時期。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是建立價值觀和培養責任感的關鍵階段。在這個時期,透過逐步增加的金錢管理經驗,孩子才能夠更好地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學習、犯錯和成長。

壓歲錢創造了一年一度的教育機會,而不是問題或威脅

我自己的經驗是,約莫小學三年級開始,就可以開始讓孩子自己管理壓歲錢。

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數學能力,能夠理解簡單的加減概念,對金額有基本的概念。他們也正在開始發展抽象思維,可以理解儲蓄和規劃的概念。

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孩子在實際經驗中學習最為有效。所以每次過年發壓歲錢,其實都提供了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,讓孩子透過親身體驗來學習金錢管理。這會比單純的說教,要直接有效果得多。

所以我更鼓勵的是,將壓歲錢視為教育的工具:從小額開始讓孩子學習管理自己的錢,並且隨著年齡增長,逐年增加自主權。

透過設計思考,教孩子掌握自己的壓歲錢

設計思考首重以人為中心,首要考慮孩子的認知發展階段和學習特性。同時也要把握漸進式學習,不能期待孩子一次就完全掌握,要讓他們能夠循序漸進地建立信心和能力。此外,建立清晰的互動機制和即時回饋系統,也是很重要的,要讓孩子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決策結果。

以下我們舉三個設計思考的例子,看看能怎樣設計一段體驗歷程,教孩子逐步掌握自己的壓歲錢,避免出現暴富症候群。

設計思考#1:三種價值存錢桶

暴富症候群常見的問題是,對金錢價值的混淆,以及身分認同的困惑。以下這個方法幫助孩子建立金錢的正確價值觀,同時維持自我認同。

準備三個透明的存錢罐,分別標示「日常所需」、「未來夢想」、「幫助他人」。引導孩子思考金錢和價值的關係,而不是單純的分類。

例如,「日常所需」教孩子關於基本需求的重要性;「未來夢想」培養儲蓄與財務規劃能力;「幫助他人」則建立分享和同理心。

重點不在於分配比例,類別定義也可以依據家庭生活脈絡而定,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去理解,每個決定背後的價值,並且做出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分配。

設計思考#2:小額放款計畫

暴富症候群常見的衝動消費和決策困難,源於突然面對大筆金錢時的不適應。以下這個方法讓孩子能循序漸進地學習管理更多資金。

爸媽跟孩子談好,將壓歲錢分階段釋出,而不是一次給予。每個階段設定不同的理財任務,完成後才能進入下一階段。

理財任務依照家庭情境的不同,可以設定成「養成記帳習慣」、「達到每週收支平衡」等。

第一個月也許只管理總額的10%,展現良好的財務管理能力後,再逐步增加至20%、30%。這種漸進式的方法讓孩子在「安全範圍」內犯錯和學習,避免因為一次掌握太多資金而感到壓力。

設計思考#3:複利魔法雙瓶組

暴富症候群常會出現立即享樂的傾向,因此可以設計視覺化的方式,讓孩子能看見複利的神奇效果,培養長期思維。

爸媽準備兩個完全相同的透明存錢罐,一個寫上「本金」,另一個寫上「複利」。每當孩子存入壓歲錢時,錢幣都先放入本金罐。

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,每個月底檢視本金罐與複利罐的總金額,父母會提供一定利率(比如2%,甚至18%更有感,哈哈)的獎勵金再放入複利罐,這個利率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程度來調整。

隨著時間推移,孩子能清楚看到兩個存錢罐的變化。本金罐代表自己努力存錢的成果,複利罐則展現「錢滾錢」的神奇效果。當複利罐的金額逐漸增加,甚至追上本金罐時,孩子就能真實感受到複利的威力。

孩子變有錢很好,把握壓歲錢的機會,從小教育家中的理財小富翁

壓歲錢不該被視為威脅或問題,反而是珍貴的教育契機。透過巧妙設計的學習方式,爸媽們能將這筆「意外之財」轉化為培養孩子理財素養的最佳工具。

從設計思考的角度,我們必須以孩子為中心,理解他們的認知發展階段和學習特性。例如「複利魔法雙瓶組」這樣簡單直觀的工具,就能幫助孩子具體理解抽象的複利概念。從最基礎的儲蓄概念開始,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和運用。

面對暴富症候群的潛在風險,我們的教育重點不僅在於技術層面的理財知識,更要著重心理建設。

讓孩子在「安全範圍」內體驗管理金錢,在過程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決策能力。適時的引導和討論,能幫助孩子在面對更大筆財富時保持穩健的心態。哪一天我們真的要來處理贈予跟遺產問題時,也就比較能夠放心些了。

把握每年的機會教育,透過一年一次的壓歲錢實踐,孩子不只學會管理金錢,更能培養出成熟的理財素養和健康的金錢觀。


》延伸閱讀書籍:

Elevating child care – 不打罵也不寵壞孩子的新時代教養法:相信、尊重、等待,讓孩子自信成長

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 –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(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)

Finance 101 for Kids – 給孩子的第一本理財書:從存零用錢開始,美國財經專家引導孩子聰明用錢的10堂理財課

讓孩子受用終身的理財必修課

我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:一位斜槓老師的創新實驗,翻轉校園的金融理財教育

The post 不要急著收走孩子的壓歲錢!把握時機建立理財觀念 first appeared on IDEA for Kids - 用設計思考,啟蒙我們的孩子.

]]>
https://www.ideaforkids.org/give-your-child-a-chance-to-manage-their-red-packet-money/feed/ 3
如何從每一次的選舉中,逐步教孩子獨立思考 https://www.ideaforkids.org/democracy-and-critical-thinking/ https://www.ideaforkids.org/democracy-and-critical-thinking/#respond Sat, 11 Jan 2020 06:26:07 +0000 http://ideaforkids.org/?p=128 孩子的民主素養,是需要從小開始養成的。 我覺得每一...

The post 如何從每一次的選舉中,逐步教孩子獨立思考 first appeared on IDEA for Kids - 用設計思考,啟蒙我們的孩子.

]]>

孩子的民主素養,是需要從小開始養成的。

我覺得每一次的選舉,都是個很好的社會情境練習題,可以讓孩子親身了解民主制度的運作方式,知道如何去爭取跟自己相關的權益;當然這也是個很好的機會,去聽到、理解到社會群體裡面不同的聲音,學會寬容與接納。

在這次總統跟立法委員選舉投票的前一天,我們幫孩子整理了一下資料,把選舉公報裡面的政見說明單獨整理出來,並且候選人的辨識資訊如名字、照片、政黨、顏色、號碼全都抽掉。

邊整理政見,我自己都覺得有趣了起來。例如很多候選人都有提到的「房屋租金補貼政策」,個人是很不認同的。租金補貼短期就可實行,但是並沒有解決結構性的住房供需問題,最後只有房東在資本利得上受惠而已。租金補貼政策只是一個例子,如果去細看每一條政見,你會發現想要100%支持/反對特定候選人的每一個想法,實在是很天真不現實的價值判斷。


要了解政見,考驗的是閱讀素養能力

整理之後,把政見卡列印出來。我們在晚餐過後花了30分鐘,帶著孩子一個一個字地去閱讀政見。

這一段過程是很考驗孩子的閱讀素養的,因為每一條政見背後,都有社會文化脈絡,也有特定的意涵與傾向。孩子必須要能夠理解政見背後要解決的社會問題,同時去思考一下這個政策解法是否合理有效。對於國小五年級的孩子來說,這是有機會達到一定的閱讀理解跟判斷鑒別的;國小三年級以下的孩子就比較辛苦些,爸媽可能需要多去說明每一個字詞背後的背景跟意義。

要投下那一票,考驗的是獨立思辨能力

閱讀的過程中,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去獨立思考。給他們一支紅筆,讓他們自己逐條去評估喜歡跟討厭的政策,喜歡的就畫上一個「圈選符號」,不喜歡的就畫上一個「X」。整個讀完以後,再根據政見卡上面的圈叉數量相減,去選出自己心目中第一名的候選人。

孩子在這過程中可能會猜出這是哪一位候選人,也有可能會先入為主地贊同或是反對特定人。原因很多,可能是放學路上看到標語、拿了氣球原子筆,也有可能是親戚朋友有特別提到。要鼓勵他們,自己去思考判斷,重點不是他叫什麼名字,而是他提出的政見是你真正看得懂、覺得有道理、能夠認同的。


有興趣嗎,帶著你的孩子一起來試看看!

嘗試過後,我覺得這確實是個有趣的過程。讓孩子自己學會做決定,這樣隔天再去投票、看選舉開票,會更有感覺,也會更珍惜民主自由的可貴。為了讓有興趣的爸媽,能夠自己嘗試看看,我們把簡報檔案公開出來,大家可以自行修改內容,換上自己的選區,然後跟孩子來一場民主思辨之旅喔 🙂

The post 如何從每一次的選舉中,逐步教孩子獨立思考 first appeared on IDEA for Kids - 用設計思考,啟蒙我們的孩子.

]]>
https://www.ideaforkids.org/democracy-and-critical-thinking/feed/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