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大衛選讀] 最近孩子的手機螢幕突然故障了,這就衍生了一個話題,維修的錢要從零用錢裡面扣,還是爸媽需要幫忙出?
天不有側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,手機用著用著一定會故障的。這就是很好的機會,來教孩子準備緊急預備金,從小就能夠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,相信能夠靠自己的努力跟判斷,去處理意料之外的問題。
在年輕人的財務壓力越來越大的年代,怎樣教孩子去主動應對困難,而不是被動反應。這樣的家庭財務教育變得非常重要。
本文選讀彙整了多篇文章,內容整理如下,原文連結則放在留言中。

年輕一代普遍財務韌性偏低,風險意識不足
3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中,完全沒有應急儲蓄的比例最高。美國銀行在2022年的研究數據顯示,34% 的 Z 世代,手上並沒有任何應急儲蓄。
Bankrate 在 2025 年的另一份報告,高達 59% 的美國成年人,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一筆 1,000 美元的意外開支。
亞洲地區的調查也顯示出類似的趨勢。Fidelity 環球財務健康調查指出,只有 35% 的年輕族群擁有足以支應半年以上的應急儲備金,比例低於中年人士的46%。這意味著近三分之二的年輕人應急儲備不足。
讓孩子從小就有自信,能掌控自己的財務狀況
我們都希望孩子從小能夠有自信,在面對困難挑戰時,能夠有自我掌控感。
這就要順便提到「控制點, Locus of Control」的心理學概念。這個概念描述了,人們在面對生命中各種事件時,是會相信命運,還是相信自己?
擁有「內控觀點」的人相信自己的行動能夠影響最終結果;而帶有「外控觀點」的人則傾向於將結果歸因於命運、運氣或外力。
財務上也是一樣,而且影響更長、更深遠。
當你問孩子:「你覺得能不能靠自己的努力,讓手上的錢變多或是存到更多錢呢?」
擁有內在控制點 (Internal LOC) 的孩子會相信,他們的財務成功或失敗,主要取決於自己的行動、技能和決策。他們相信努力工作和明智的財務規劃,能夠改變結果。
反過來,依賴外在控制點 (External LOC) 的孩子則傾向於將財務結果歸因於外在力量,例如運氣、命運、經濟環境或他人的影響 。他們可能覺得自己對財務狀況無能為力,只能被動接受大環境的影響。
從教孩子準備「緊急預備金」開始
順風順水的時候,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很會理財。然而真正驗證跟學習財務知識的那一刻,往往是意外發生,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時候。
為了不要讓孩子長大遇到重大變化時,如失業、生病、天災意外等,才發現自己沒有準備好。從小教他們「緊急預備金, Rainy Day Fund」的概念,並且真的用看看,是很重要的。這會讓他們學會逐步掌握財務的內在控制點 (Financial Locus of Control) 。
5 Comments


